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胶东人文探秘之: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

时间:2024-12-10 09:09:47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属于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 横亘牟平、文登、乳山三县交界处,南北35公里,东西50公里,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半岛东部最高峰。昆嵛山以自然风光、道教名山、胶东革命圣地而闻名。繁体字昆嵛山和昆崙山很像,很多人搞混,但两座山相距万里,西部的昆崙山(昆仑山)海拔在5500-6000米,绵延2500公里,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万山之祖”,为中华龙脉,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山。昆嵛山则要小很多,但因为距海不远,海拔低,山势仍显高大突兀。

昆嵛十胜之泰礡云海

昆嵛山,古称“根余山”,又称“麻姑山”“姑余山”。唐昭宗光华四年(901年)所立的《无染禅院碑》载:“大唐登州牟平县昆嵛山无染院……其山乃昆嵛。”这是史籍中第一次出现“昆嵛山”的称谓。虽然绝对海拔不高,但因地处海边,依旧群山起伏、峡谷连绵、奇石林立、林深谷幽、山青水秀,在历史记载中知名度较高。战国著名道家列御寇在其《列子·汤问篇》中描述昆嵛山:“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圣仙之神。”《齐乘》云:昆嵛山“秀拔为群山之冠”。

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把它誉为“海上诸山之祖”。故有“海上仙山属蓬莱,蓬莱之祖是昆嵛”之说。昆嵛山,北靠渤海,南临黄海,东为“天尽头”,为泰山之余脉,许多支脉延伸至海,是胶东半岛的脊梁,古人说其“诸山绵亘相属,秀异峭拔,为东方冠。山之足蹈海者三,相距皆不满百里,蓬莱、瀛洲、方丈,朝夕相望于雾霭间。盖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独钟于此,故世多神仙异人焉”。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都是从昆嵛山脉伸向大海中的。

据《文登县志》载:明以前,此山“古木参天,人迹罕到,野兽成群,羽族栖集,鹿呦狼嗥,百鸟争歌。山间,紫气红霞,云雾缭绕,四季幽绝。僧客道流,云游栖止”。昆嵛山上古即为“尧命曦仲宾日出”之地。春秋战国时,成为方仙术士的向往、聚集之地,君王诸侯为图霸业长久、生命永续,纷纷前来寻找不死之药,当时昆嵛山名扬四海,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曾先后派人来此寻访。战国稷下黄老学派曾在此布道。秦汉时代,秦始皇曾先后三次东巡经过昆嵛山区,寻长生不老药,留下“田夫晒字”、“黔首知书”的千古佳话,汉武帝步其后尘,入昆嵛山腹地,觅不老之术。唐宋时期已是寺观林立,洞庵毗连,香火朝暮不断。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赐封曾经三见沧海桑田的麻姑为“虚缈真人”,神仙麻姑在昆嵛山有了安身之地,备受当地人崇拜,至今仍存岳姑殿景点。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陕西咸阳道士王重阳从秦岭的终南山云游到了昆嵛山,在烟霞洞中讲道收徒,创立了中国道教史上最重要的宗派全真派,并且收了丘处机等著名的七个弟子,后来被称为海上“七真人”,这七人均为胶东人,也就是金庸先生最经典的武侠小说之一《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现在昆嵛山上还保存有石雕像、铜碑、圣旨碑、丹井以及七真墓。公元1187至1189年,金皇世宗三次诏请全真七子的王处一、丘处机征询安邦之策和养生之道。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丘处机入主北京太极宫,成吉思汗命其掌管天下道门,授“大宗师”,成为“诸真之领袖”,丘处机成为全国宗教领袖,全真教成为全国最大的教派。

重修后的昆嵛山道教祖庭——神清观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朝廷加赠封全真道五祖、七真、十八宗师,以彰全真道诸宗师之功德。 随着全真教的迅速发展壮大,昆嵛山一带大兴土木,七十二峰(崮),峰峰有寺庙,崮崮现道观,百里昆嵛,道徒云集,宫观毗邻,香火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真道观集聚区。全真祖庭昆嵛山,为道教全真派圣地,其势可与佛教的五台山、普陀山、落伽山和道教南宗的龙虎山相媲美。2004年,中国道教协会确认昆嵛山为“中国道教名山”。

全真七子马钰,道号丹阳,胶东宁海州之首富,全真道祖王重阳的掌教大弟子,秉承全真教旨,弘扬全真教义,代师教化师弟丘处机,为全真教的发扬光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马丹阳钟爱昆嵛山,曾在昆嵛山紫金峰下创立全真“遇仙派”,并于“郡城之北三教堂”写下极富道学情操的名作《归山操》,在今昆嵛山北之牟平雷神庙和青岛崂山三清观,皆有保存完好的《归山操》碑石刻,另有描写昆嵛山风光的《咏海词》,这些诗词读来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

归山操

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

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

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嗷嗷兮雁南归。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

嗟人世兮魂欲飞,伤人世兮心欲摧。

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

青山夜兮明月飞,青山晓兮明月归。

饥餐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

无乎知兮无乎为,此心灭兮哪复疑!

天庭忽有双鹤飞,登三宫兮游紫微。

咏海词

云烟漠,红光紫府成楼阁;

成楼阁,鸾飞凤舞,往来琼廓。

神山仙队迎丹药,虚无造化难著脚。

难著脚,蓬莱三岛,横铺碧落。

元代国师、全真教主丘处机 也有描写昆嵛山的诗词:

望昆嵛

旧隐昆嵛地,东南一望嘉。

玉峰排海岳,云锦散天花。

气郁钟三秀,神清迈九华。

时当春雪霁,盈眼白朱砂。

云峰

九夏时炎赫,千山气郁蒸。

翔空初漠漠,变态复层层。

岌嶫真堪画,孤高不可升。

何当仙去也,跨鹤上凭凌。

昆嵛山是胶东大地的一座文化名山。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僧家道众,他们或吟诗作赋、或铭碑刻石、或凿洞建庵,形成以道家文化为骨骼、诗文辞章为肌肤,风格别树、烛照后代的昆嵛山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灿烂辉煌不可替代的一笔。


昆嵛十胜之龙池喷雪

现存昆嵛山的既有汉代“永康”、“司马长元石门”等石刻,也有金元帝王敕封的“圣旨碑”、“懿旨碑”等铭记;既有隋六渡寺、唐无染院等旧址,又有金元“契遇庵”、“混元殿”等遗迹;既有丘处机“神清观”、王玉阳“圣水岩”等真人手迹,又有元代张伸寿“五华碑记”、赵松雪“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碑”等书法大家亲笔;既有“烟霞洞”、“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刻石等历史文物,又有佛祖、老子天然石像等奇异景观,“洞天福地”、“圣泉”、“寻真”等古迹景观不可胜数。其中圣经山顶巨石之《太上老子道德经》大型摩崖石刻,属国内罕见。

昆嵛十胜之摩崖读经

昆嵛山不但是享誉华夏的一座历史名山,也是老革命根据地,是胶东革命时期的“井冈山”。自1931年,昆嵛山脚下的文登县境内诞生了第一个党小组开始,到1933年,文登县已有3个党支部、若干个党小组,党员40多名;同时,在昆嵛山西北方牟平县的许多村落,也设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站和联络点,昆嵛山成为了胶东党组织早期活动的中心地区,成为胶东的“小苏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根据地并列为北方两大红色根据地。在1935年农历11月4日,中共胶东特委就以昆嵛山为中心,领导发动了席卷胶东的“一一.四”暴动。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等领导暴动幸存人员组成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持久的游击战,为胶东革命保存了一支宝贵的火种。

1937年12月4日,中共胶东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力量,举行了闻名全国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并组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之后第三军挥师西下,横扫蓬黄掖,建立胶东抗日根据地。解放军王牌部队27、31、41军,都是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的。

建国七十年解放军历经了11次大裁军,浓缩至13个集团军,我英雄的胶东子弟兵部队至今仍在解放军集团军序列占有三个席位。东部战区73集团军(原31军)——炮击金门二十年,8.23炮战当天就击毙副司令以上军事主官3人、重伤2人,至今驻扎在厦门,与台湾守军正面硬刚。南部战区75集团军(原41军)——塔山阻击战正面部队,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死死关上东北大门,确保辽沈战役的彻底胜利。中部战区82集团军(原27军)——长津湖战役主力,在零下30度的条件下,歼灭美军第一王牌陆战一师一万余人,令敌人闻风丧胆。胶东子弟兵的勇敢和忠诚,天地可鉴。

著名作家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写的都是昆嵛山军民抗日反蒋斗争的故事。当年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去,然而血火交织的红色记忆却永远不会褪色。

昆嵛山建设有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嵛山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是东北亚内陆与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是山东省唯一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昆嵛山的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是个天然生态博物馆,拥有植物1073种、鸟兽和昆虫1161种。春天绿草茵茵、山花烂漫,盛夏浓荫蔽日、凉爽宜人,金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环境幽雅,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难得的天然氧吧。

昆嵛十胜之昆嵛叠翠

昆嵛山风光旖旎,有奇树、怪石、云海、圣泉“四绝”,有无染寺、泰礴顶、烟霞洞、九龙池、紫金峰、圣经山、麻姑山、玉虚观“八景”,有昆嵛叠翠、泰礡云海、昆嵛山市、摩崖读经、天然圣像、龙池喷雪、樱桃村舍、太古品茗、王母浴盆、玉兰花仙“十胜”,自古就是休闲养生和观光旅游胜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为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昆嵛山是集历史名山、文化名山、红色名山、生态名山于一体,自古即被称为海上仙山之祖,全真道教在此成立、发展、壮大,正所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又因为昆嵛山离海不远,水汽升腾,云雾缭绕,树木葱茏,山市频现(与海市类似),给这座两千年来喧嚣不止的名山,平添一种神秘空灵的气氛,令人望而生畏、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