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霜降的句子短句有哪些唯美(六首霜降节气绝美诗词)

时间:2024-12-01 11:38:59

导语:六首霜降节气绝美诗词:很多人会背一两句,很少有人记全诗,你呢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创作的诗句,要不说吃货就是吃货呢?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霜降也就意味着冬季即将到来,这个时候人们都在添衣取暖,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而东坡先生则是想到这个时节梨子要熟了,又要有好吃的水果了。

人们只知苏轼是个吃货,可每到没想到他弟弟苏辙也是,但苏辙想到却是“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真的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就是不知远在黄州被贬的苏轼有啥感想。

今天是10月23日,农历的九月二十一,这一天我们将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无数文人墨客在霜降时节留下了优美的诗词以下这六首霜降节气绝美诗词:很多人会背一两句,但却很少有人记全诗,快看看你能背多少?

【1】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这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而这首诗就创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期间,为元丰五年(1082年)重阳日,在郡中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

苏轼在黄州期间生活非常贫苦,没有自己的住所,只能借宿在环境简陋的黄州定惠院。而且因为官职低微,俸禄极少,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他在给秦观的信中曾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徐君猷是当时的黄州知州,他对苏轼这位失意的文人颇为照顾,两人交情深厚。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苏轼与徐君猷等友人相聚在涵辉楼。

在宴席上,苏轼饮酒后作了此词,词中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如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也有对自己心境的抒发,如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还有对重阳节后菊花凋零的感慨,如 “明日黄花蝶也愁”。整首词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而在霜降的背景下,更增添了一份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2]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 《霜月》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在霜月的映照下,万物显得格外清冷,但诗人笔下的月中仙子却不畏寒冷,在霜月中争奇斗艳,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在唐朝诗人中,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的诗歌成就很高,但他的一生却是不幸的。

李商隐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少年丧父,家境贫寒,虽才学出众,但科考却屡次不中,直到唐开成二年才考中进士。

进入仕途之后,李商隐也历经坎坷,不但未能施展其政治抱负,还一生流离困顿。他曾卷入 “牛李党争” 的政治漩涡,备受排挤,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始终无法得到重用,只能在一些幕府中担任幕僚,辗转于各地。大中十二年(858 年),李商隐因病逝世,享年 46 岁。

[3]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唐・元稹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的典型景象和物候特征,如豺狼祭月、菊花盛开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悲秋思乡之情,借酒消愁,感慨时光易逝。

说起元稹,很多人都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才华横溢,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可见其文学成就。恨的是他为了追求功名,不惜攀附权贵的渣,而且还是一个渣男,按照现代的话讲,元稹妥妥就是一个海王。

元稹作《莺莺传》,他以张生自比,讲述了他为了取得功名狠心抛弃了初恋崔莺莺的故事,被人所不耻。

其后,他与发妻韦丛结婚后生活贫困,但韦丛仍然支持元稹的事业,甚至卖掉陪嫁首饰给他换酒喝。然而,在韦丛还活着的时候,元稹就已经与蜀中才女薛涛有了暧昧关系并同居生活了三个月,但元稹始乱终弃,最总还是抛弃了薛涛,薛涛则心灰意冷,一身道袍了余生。

[4]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唐・白居易 《岁晚》

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 819 年),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已有五年,后改任忠州刺史。在这年的霜降时节,他触景生情,写下了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诗歌的前四局:描绘了霜降时节的景象,水归壑,木落山,岁将尽,万物回归本源。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诗歌的中四句: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他被贬到南方已经五年了,仍然无法回到故乡。但是,他也逐渐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心情变得更加平静。

诗歌的后四句:诗人通过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离开故乡固然不快乐,但是回到故乡也未必会幸福。因此,他劝慰自己不要自寻烦恼,要学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5]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北宋・柳永 《八声甘州》

柳永出生于福建崇安的一个官宦世家,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擅长作词。然而,他的一生却仕途坎坷。柳永早年热衷于功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他长期流连于歌楼舞榭,与歌妓、伶人交往密切,为她们填词作曲,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受人们喜爱。

《八声甘州》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之时。当时柳永远离家乡,在仕途上不得志,四处漂泊。在一个暮秋时节,他登上高楼,望着潇潇暮雨洒遍江天,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眼前的凄凉景象与他内心的孤独寂寞相互交织,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6]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元末明初・王冕 《舟中杂纪十首》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的舟中美景,与一般霜降诗词的萧瑟之感不同,这里有老树斜晖、流水人家、肥美的螃蟹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闲适之情,展现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王冕是特别有性格的人,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他在青年时期抱有大志,要求自己经世济民,像伊尹、吕尚一样辅佐明主,成就霸业。但因元末社会动荡,朝廷腐败,一直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再加上科考失利,他决定不再走考试求进的道路。后来即使生活清苦,甚至衣露两肘,足趾践地,朋友劝他出就吏职,他也拒绝了。甚至连朱元璋邀请他作幕僚,王冕也依然没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