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买股票的人挤在上海市黄河路的证券营业部,扯着嗓子喊单,柜台后的红马甲敲击键盘的手速决定成败;如今,散户轻点手机APP就能完成交易,而真正的战场已转移到毫秒级的算法博弈——在位于闵行区马桥镇的上海卡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算力中心内,数十块屏幕闪烁着,AI模型正解析着每秒数万笔的行情数据,为机构客户计算最优交易路径。
卡方的迁徙故事充满戏剧性。2021年第一次计划扩大投资时,上海多个地区曾同时抛出橄榄枝。“和闵行招商人员第一次见面后,他们就带着政策文件直接到公司找我们。”何剑勇回忆,尽管工作人员对算法交易一知半解,但听到“AI+金融”立即非常激动,当场承诺“所有政策按上限给”。
在此前的落户所在地,卡方的算力中心屡遭“拉闸限电”。算法交易对稳定电力的需求近乎苛刻,一次意外停电可能导致数百亿交易“熔断”。令何剑勇意外的是,闵行竟为这家尚未扎根的企业斥资千万改造电网,彻底解决了算力中心用电问题。“就像给婴儿提前铺好了跑道。”
这种信任投射在了企业发展曲线上:2021年迁入闵行后,卡方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算法覆盖国内100%的头部券商。同年,卡方得到了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扶持。评审专家坦言:“全市AI企业90%还在讲故事,你们是同类型企业中目前唯一盈利的。”
卡方对“交易江湖”进行了重构:传统机构大额下单易引发股价波动,而卡方通过AI算法深度学习预测市场微结构,让百亿资金“隐身”完成交易。在2025年,卡方的日均交易额可达数百亿元。
平时则是另一幅图景。入驻闵行3年,除了企业员工自身符合条件认定为春申金字塔人才外,卡方作为重点人才企业,还有额外推荐青年创新人才的名额,在区镇两级人才工作者的指导下,企业每年都把政策用足用好,何剑勇本人也入选了闵行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领军项目。
卡方整体构架偏年轻化,内部研究生学历员工较多,普遍都有落户需求,闵行的企业人才服务专员便主动靠前帮助解决实际需求,现场解答人才落户相关政策,同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建立了《企业人才成长手册》,还以“一人一档”的形式持续跟踪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自企业入驻以来,已帮助卡方近50位人才办理落户。
除必要申报和企业需求之外,政府“打扰”次数为零。“他们真信‘无事不扰’四个字。”何剑勇展示了微信里几个已经调离闵行的工作人员,“即使不再一起工作,我们也始终彼此欣赏,现在变成了朋友,经常在微信上聊些关于哲学、生活的话题。”
企业遇到难关时政府化身“千斤顶”,平时却如“透明人”,已成为独特的“闵行范式”。“空气式服务”为企业专注发展争取了更多能量,也让卡方敢于押注未来——他们正探索用量子计算机破解更复杂的金融交易预测难题。
卡方还将超亿元营收投入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算力中心进行了定制化、差异化的行业属性方案适配,目标是为核心业务发展提供自主可控、长期可靠的深度算力资源。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卡方科技始终秉持着"科技改变交易"的使命,为金融市场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交易体验。当被询问给闵行营商环境打多少分时,何剑勇咧嘴一笑:“不是10分也是9.5分。”言语中满是对这片热土的骄傲:“我可是闵行区的‘美好推荐官’,不少企业家朋友询问我对闵行的看法,担心落户时对接的人才工作者,以后换人了怎么办?我说,
事实上,闵行的“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早就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不论对接的工作者是谁,企业的需求清单始终在系统流转,让“人走茶凉”成为历史。
三十年前,《繁花》里的红马甲们不会想到,未来的金融战场既不在南京路也不在陆家嘴,而在闵行某个机房里。当何剑勇办公室的时钟正指向新的交易时刻,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仿佛在书写答案:一家AI企业遇到一个懂它的城区,最复杂的算法也能输出最美好的解。
记者:宋诗清
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