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但主要与佛教相关,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以下是关于“断证”的详细解释:
断:指断除烦恼、无明和各种障碍。从小乘的角度来看,断人我和法我;缘觉宗来看,断十二缘起;唯识宗来看,断八识;中观来看,断四障;从密法的角度来看,断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
证:指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这是通过修行达到的一种境界,能够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
具备断证一切功德者为佛。这意味着,只有通过彻底的断除烦恼和无明,并证得清净的本体和自性,才能达到佛的境界。
断妄惑:在唯识论中,断除烦恼和无明是为了证得胜果,即真解脱和大菩提。
断障:断除障碍是为了获得二胜果,即通过断除读生烦恼障来证得真解脱,通过断除碍解所知障来获得大菩提。
综上所述,“断证”在佛教中是指通过修行断除烦恼和无明,证得清净的本体和自性,最终达到佛的境界。这个过程涉及多个层次的断除和证得,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