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别让春天 “火” 出圈!森林草原防火于未“燃”

时间:2025-04-03 11:46:00

春回大地,草木生长

但气温回升,天干物燥

我国大部地区陆续进入春季防火紧要期

今春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原因为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防火关键期各有差异。总体来看,春季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

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南部、华北以及西北东部,春季呈现大风天气多、降水偏少、气温快速回暖等特点,林区可燃物含水量较低、异常干燥,一旦出现火源,在大风助力下,火势极易蔓延。而在东北北部林区,3月至4月气温仍较低,林区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火灾风险相对较低,5月后气温逐渐升高,火灾风险加大。就江南和华南地区而言,4月之前整体仍处于干季,降水较少,火灾风险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防火期分为春季(3月15日至6月15日)和秋季(9月15日至11月15日)两个阶段。西南地区情况有所不同——西南地区每年分干、湿两季,从12月到次年5月都处于干季少雨的阶段,易引发森林火灾。

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叠加放大了火灾风险。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春耕春种时节,农事用火大量增加,炼山、烧荒等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此外,正值踏青旅游高峰期,游客在林区吸烟、野炊等行为也会带来火灾隐患。同时,清明时节的祭祀烧纸、焚香等习俗,也可能将火源引入林区。

今年春季我国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复杂,火灾风险较前两年更高,多地已发生过多起森林草原火灾。前期南北方的防火形势都比较严峻,从现在到清明节,华北和西北东部地区预计不会出现明显的有效降水,并且气温较高,大风天气频繁,北方防火压力仍然较大。江南和华南地区后续会出现降水过程,尽管雨量不大,但可以增加可燃物湿度,降低火灾风险。

揭秘“天上来的火”——雷击火

近年来,雷击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占比越来越重,2024年,全国共发生雷击火113起,占去年森林草原火灾起数的38.7%。

雷击火通常发生在雷雨季节,尤其是春夏之交。这种火灾是由闪电击中树干或者枯枝落叶引发的。由于闪电温度最高可达几千摄氏度,足以瞬间点燃树木和地表可燃物,因此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有时出现雷电但并未伴随强降水,俗称‘干打雷不下雨’,雷电带来的巨大电荷引燃林内可燃物,就是雷击火。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强对流天气的频次和强度,这使得雷击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占比上升。

雷击森林火灾的起因比较复杂,闪电击中树木后,有时并非立刻起火,而是在地表枯落物或腐殖层中隐蔽燃烧发展,呈阴燃状态,缓慢燃烧过程可持续数日。

大兴安岭天然林区枯立木、独立木多,遭雷击的概率较大,林内地表枯落物丰富,腐殖质层深厚,且林间偃松密布,灌木丛生,可燃物丰富、含水率偏低,树木油脂含量高,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大兴安岭雷击火易发环境。而雷击火初期多数在腐殖质层或树木植被中隐蔽燃烧发展,由于站杆倒木多、腐殖质层厚、郁闭度高,极易形成地下火,加之气压低、烟色淡,很少有明火和大的烟柱,不易被发现。待气温升高、大风作用,才有明火出现,形成烟柱,此时火灾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扑救和清理十分困难。

△大兴安岭林区

一旦发生雷击火,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范?目前我国防范雷击火的措施在不断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 充分利用雷电监测系统,精准把握落雷时间和地点,并发挥国家监测体系作用,比如高山瞭望塔加密瞭望,地面护林员反复核查落雷区,巡护飞机和无人机针对性巡查;
  • 直升机载人巡查或者吊桶寻找烟点,一旦发现烟点或火点,立即实施吊桶洒水灭火,或机降扑火队员扑救;
  • 在一些雷电高发区域,安排地面扑火队员靠前驻防,确保能够快速出动、快速到达并快速扑救。

虽然雷击火的发生在成千上万次闪电中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影响较大,对此,气象部门建立与应急管理、林草等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并在内蒙古、黑龙江等重点林区,共同开展雷击火防范工作。

划重点!清明时节防火要点

清明将至,春耕农忙与踏青祭扫高峰叠加,用火时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一旦发生火灾又如何逃生避险?

农事用火:审批隔离不可少

近期我国多地进入春耕备耕期,个别农户未按计划擅自焚烧秸秆,将火种带入林区,极易引发火情。农事用火必须严格遵循当地农事用火管理要求,严禁单位和个人私自野外用火;用火时,还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严禁在大风天气用火。

农事用火需做到“四有”:有审批、有条件、有监督、有管理。用火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用火不离人,离人不用火,残火不过夜。

文明祭祀:移风易俗护青山

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造成森林草原火灾的原因当中,祭祀用火排在第一位。地方政府应在重点区域设置集中祭祀点,配备防火设施并加强管理。不要将火种带到山上,用一束鲜花寄托哀思同样庄重。

踏青露营:火源管控是关键

针对春季出游热潮,时刻遵守“三不原则”:不在林区烧烤野炊,不使用明火取暖,不随意丢弃烟头。游客在景区指定区域用餐,若需用火应远离植被并备好灭火器材,进入森林公园需在固定吸烟点吸烟。

△市民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润街道海滨公园露营。

遇险逃生:科学避险保平安

专家提醒,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12119报警,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的扑火队伍来处置,切勿贸然扑救。

逃生技巧:

  • 优先选择向逆风或侧风方向逃生,开阔地、道路、河流等没有可燃物的区域是安全区,切勿顺风跑;
  • 转移时要降低重心,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来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防止过多吸入浓烟;
  • 若无法撤离应立即前往空旷地、岩石区或溪流边避险,避免进入密林、草丛或谷底等危险区域;
  • 若与外界失联,可通过挥舞鲜艳衣物或者旗帜发出求救信号,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专家表示,我国90%的森林草原火灾由人为因素引发,防火重在预防,唯有全民提升防火意识、严守安全规范,方能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中国气象)

责任编辑:王洪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