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嘉倪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蜂鸣声刺破沉寂,金属导轨的摩擦声与通风橱的轰鸣交织成独特的战斗序曲。分析部副部长胡芳将第196支水样推入自动进样器,实验台上堆积的冷链运输箱无声诉说着紧迫。
这里是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技术部,该部室现有在岗人员20名,其中16名为女性,是一支不折不扣的“生态娘子军”。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却更以“监测铁军”的身份,用精密的数据与时间赛跑,用柔韧的脊梁撑起长沙的蓝天碧水。
牢记使命:扮靓“生态绿”
“监测为民、监测利民、监测亲民”——这12个字镌刻在分析技术部每位成员的心中,她们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在“环保进校园”活动中,她们化身科普导师,用通俗易懂的实验演示让孩子们理解水质监测的意义;在“一封家书”行动中,她们将监测数据,以亲切的口吻和通俗的表述,让居民直观感受环境改善的成果。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一名监测人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色信仰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原动力。
“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百姓安心的凭证。”党员骨干瞿白露在活动中曾这样说道。对她们而言,巾帼向党是她们深埋心底的信仰,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胸前闪闪发亮的党员徽章。
勇于担当:扛起千钧重任
“仪器不会因为深夜而停摆,监测工作也不会因为节日而暂停。”技术骨干茹赛红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支队伍“随时备战”的常态。无论是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废水,还是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领域,无论是环境质量监测、应急监测、执法监测,还是环保督察等专项工作中都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在生态环境监测的“战场”上,每一次环境事件,都是她们冲锋的号角。在一次水质污染监测行动中,为及时反馈监测数据,她们成立实验分析组应急样品分析团队,立即启动“三班倒”应急机制。凌晨的实验室灯火通明,监测仪器24小时运转,成员们以实验室为“家”,与彼此相伴。最终,她们快速高效地完成样品分析,为现场处置提供数据支撑,赢得了截断污染链条的先机。
争当先锋:守卫荣耀勋章
“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实验室的荣誉墙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奖牌。这些荣誉背后,是她们几年如一日的磨炼,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严谨,亦是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
持证上岗考核通过率100%、外部实验室能力考核与能力验证100%合格、连续多年蝉联全省监测大比武团体冠军——这些数字印证了她们的硬核实力,也是她们绽放芳华的见证。
这其中,更令人动容的是匠心不息的精神。她们以提升技能水平为根本,担当进取,勇于拼搏,实验室里“结对攻坚”、比武场上“技术切磋”……在这里,经验与创新碰撞,严谨与热忱交融。如今,团队中4人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4人入选生态环境部“三五”人才库,5人入选湖南省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专家库,真正实现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这也只是千千万万环保铁军们日常工作的缩影,不负青山绿水、守护蓝天净土,就是我们环保人最神圣的使命。”从晨曦初露到星夜沉沉,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事件现场的风雨无阻,这群“生态娘子军”用技术编织成守护环境的无形之网。她们的故事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试管中沉淀的坚持;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报告上镌刻的担当。
当湘江水奔腾不息,当岳麓山层林尽染,她们将继续以科学为剑、以匠心为盾,守护着长沙五彩斑斓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