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一名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事故一事备受关注,4月7日,该男孩所在的富力东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此事,并表示“听家属说是做化学实验引发(事故)”。
根据公开报道,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某栋楼有居民反映听到发生爆炸声,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在4月6日下午接收到一位15岁伤者,据称系在家中做实验发生爆炸、导致烧伤,眼睛、腹部伤势严重一些,送到医院处理后脱离生命危险,后转至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
“事发时间大概在(4月6日)下午一点多,当时家中有人。听家长说是做化学实验引发了事故,只是孩子受伤,家人没事。”4月7日,上述工作人员称,事发时(化学实验)产生了一些声音,周边居民吓了一跳,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其所在的荔湾区逢源街道也在寻求社会力量给予涉事家庭相应援助。
该学生是操作何种化学实验引发的事故?他的实验器材从何而来?做实验时是否有成年人监护?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未有最新的官方通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全套“初高中化学实验器材”,其中包括干锅、酒精灯、化学试剂等用具,社交平台上也不乏一些自媒体博主推荐各类在家就能做的科学实验。对此,一线化学教师、法律专家建议,学生和家长不要擅自购买化学用品居家实验,在无专业教师指导和专业实验环境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不少电商平台打着“中考”“科研”旗号销售化学实验器材套装。 网络截图
初高中化学实验套装网上热销
新京报记者搜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针对初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箱均可轻易购买到,有店家打着“针对中考研发”“科研”的旗号,一个套装价值在三百到六百元不等。
在客服提供的套装清单中,不仅包括各种规格的试管、玻璃滴管等基本实验用具,还包括酒精灯、集气瓶、启普发生器等可能发生燃烧、高热反应等的用具,而启普发生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取得氢气,而氢气具有易燃性。此外,硫酸铁、石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还原铁粉、石英砂、二氧化锰、碳酸钙、变色硅胶这些化学用品都涵盖在套装内,消费者可以依据对方提供的《化学实验手册》自行实验。
在针对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套装中不乏可发生燃烧、高热反应的仪器。 网络截图
此类实验器材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不错,有的套装显示全网热销超过3万+,在评论区,不少网友晒出孩子在家里做实验的视频和照片场景,购买原因大都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相关,比如有网友称孩子上初三,在家做实验是对校内实验的补充;有的表示孩子将要升入初三,暑假想通过做实验提前学习相关内容,亦有消费者评论称孩子特别喜欢化学,所以买来做实验。
商家展示的实验视频显示,有酒精灯燃烧试管制氧气的实验,试管被烧黑后,一根放置在水里的吸管冒出小气泡;也有在石棉网上烧镁条的实验,镁条燃烧的一瞬间火光四起……就实验的安全问题,记者随机询问几家售卖中学实验器材网店的客服,其均表示该器材属于实验教具,但学生可以在家里操作,并未做安全提醒。
“有酒精灯,可以做加热实验,只要按规范操作都是安全的”“收到教具扫码跟着视频操作就行”“我们剔除了一些有腐蚀性的、易爆炸的材料”客服回复道。对于实验器材套装里的相关试剂,一家网店的客服人员表示,“我们试剂都是无毒的,可以在家里实验用,但不要进入眼、口、鼻。”
商家展示的实验视频场景显示在实验室内,但客服人员说收到器材在家里跟着做就行。 视频截图
网购化学品居家实验存在诸多隐患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化学实验充满热情,想要亲自动手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可贵,但自行网购化学品居家做实验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4月7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学主任、初三年级化学教师郄莉欣向记者说道。她表示,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对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意识尚不成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
郄莉欣举例表示,一些危化品如硝酸、浓硫酸、金属钠的实验看似“有趣”,但它们的危险性极高。硝酸和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接触皮肤或衣物,会引发严重的灼伤;金属钠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另外,许多易燃、易爆、易制毒的化学品属于法律明文管制的危险品,私自购买这些化学品,不仅自身安全无法保障,还可能触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郄莉欣表示,化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在学校实验室,通风系统能及时排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安全;急救箱随时可用,能在意外发生时提供及时的处理。“同学们在校实验过程中有老师在旁指导,一旦出现操作失误,老师可以迅速纠正,防止危险发生。但在家里,这些专业的设备和指导都缺失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郄莉欣强调,比如某些化学药品混合可能产生有毒气体,一些反应可能会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对化学实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郄莉欣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学校实验室不仅配备了齐全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还有老师指导,学生可以安全、规范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习实验原理和科学方法,这样既能满足大家的探索欲望,又能确保安全。建议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趣的化学现象,可以先把问题记录下来,带到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大家一起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学校实验室里进行探究。”郄莉欣表示,学生们不仅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购买化学仪器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
记者注意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范畴,针对买卖化学仪器是否触犯法律的问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认为,化学玻璃仪器作为实验工具或生产设备,在科研、教学、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购买化学玻璃仪器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犯法行为,然而,是否犯法取决于购买和使用这些仪器的具体情境和目的,以及非法用途产生的后果。
“如果购买化学玻璃仪器是为了合法的科研、教学、工业生产或其他正当用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这种行为是合法的。但如果制造毒品、进行危险化学实验而危及公共安全等,则可能触刑。”李恩泽表示,如果利用这些仪器进行的活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危害公共安全、制造毒品罪等的相关规定,购买和使用这些仪器的行为就可能构成犯法。
此外,李恩泽认为,即使购买行为本身合法,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因违反安全规范或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后果,如火灾、爆炸等,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某些特定的化学玻璃仪器可能属于特殊设备或受管制的物品,其购买和使用可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比如某些高精度的分析仪器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实验设备可能需要经过特定的审批或许可才能购买和使用。
“为确保合法性和安全性,建议在购买和使用化学玻璃仪器前仔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并严格遵守。”李恩泽表示,特别是如果销售给未成年人,商家须保证产品质量,家长要履行监护义务,避免给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