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势力集体哑火?小鹏、理想靠新车引流,问界M8爆杀全场

时间:2025-04-23 23:14:00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正式开幕,电车通派出专业报道团,远赴千里之外的上海,近距离观察这场汽车与科技的盛宴。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级国际车展之一,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依旧规模庞大,共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知名中外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各大车企带来了各自的重磅新车,超100款全新车型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首发,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腾势Z、仰望U8L、极氪9X、一汽奥迪A6L e-tron......车企都卯足了劲,有的想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奏,也有的希望在更高端的汽车赛道树立新标杆。


这一届车展,电动化已经不再是重要命题,严格来说,汽车行业已经完成了从油转为电的过渡,来到了以智能化为主的下半场。站在时代前沿的造车新势力,依旧是车展中备受关注的角色。


但同时,新能源汽车起火、智驾意外频发,行业对智驾宣传的收敛,对汽车安全架构的重视,也注定会让整个汽车展会,往理性的方向发展。


现场究竟是什么样呢?逛完了车展里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和新新势力(小米、鸿蒙智行等互联网科技背景的玩家),小通很想在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新势力狂发新车,成流量焦点


造车新势力人气最旺的展台,非小鹏汽车莫属。


凭借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小鹏汽车重新回到了造车新势力月销量的TOP3位置。国内销售情况回暖,小鹏汽车的出海步伐也变得稳健。


小鹏汽车展台不仅很多人,甚至还多了不少外国人,有的西装革履的,像是高层领导前来交流,一下子充满了“国际味”。


据说前几天就已经有一批跨国集团公司的高层前来参展和试驾,而且都是小鹏、理想、蔚来、问界这些新势力品牌的车型,很好奇小鹏汽车展位上的外国人是否与此有关。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对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小鹏已经不算是一家纯粹的车企了,而是一家AI科技公司,汽车、AI机器人、还有最新的陆地母舰都来到了现场,“红衣教主”周鸿祎还和小鹏的IRON机器人握手互动,吸引了不少观众。


趁着新车热度,小鹏汽车还发布了搭载5C电池的超长续航Max旗舰版P7+,号称十分钟补能420km,20.88万元,还是行业首批一级能效认证的纯电车,周鸿祎称“太不讲武德”。


理想汽车带来了他们最新的产品矩阵,L6迎来了全新的智驾硬件和新配色,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新的绿色也很好看。


最重磅的还是Mega Home,外形和老款没什么变化,只是换了更薄的激光雷达硬件而已。最大的变化是车内,理想给二排做了一套类似“宝宝巴士”的旋转功能,刚发布时也吸引了许多媒体老师前去拍照和体验。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除此之外,理想汽车的展厅就没有小鹏汽车那么多人了,毕竟真正有新东西的新产品就一款,纯电SUV i8缺席了这次上海车展,剩下的都是已经上市了很久的现款车型,但总体看车的人还是比较多。


也有几个老外对理想汽车很感兴趣,他们在仔细打量Mega和L9两款产品,也不乏从远道而来报道的海外媒体老师。


蔚来的人气也不是很高,小通认为原因和理想汽车差不多,都是没有带来很重磅的新品,ES、EC、ET系列的升级款没有来到车展现场,换电演示区和技术旗舰ET9则吸引了一些关注。


意外的是,就在小通打卡蔚来展台的时候,宝马集团的高管组队过来了,他们直奔ET9,随后体验了一下ET9的天行底盘。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对国产豪华旗舰车的印象应该还不错。


等到公众日开放后,蔚来的换电站演示肯定少不了小孩子围观,换电还是这家车企的独占优势,认知输出还得从小朋友身上找到突破点。


光看人流量,蔚来旗下的乐道和萤火虫表现平平,工作人员比观众多,乐道L90和萤火虫作为为数不多的首发新车,小通打卡的时候发现人并不多。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不过乐道L90并未开放体验,也就是乐道L90刚发布的时候,李斌和乐道俞斌一同坐在前备箱现场演示钓鱼的时候,看热闹的人比较多,关键时刻还是得靠李斌的网红“Buff”拉一把。


已经开放体验的萤火虫相对更多一些观众关注,体验过的人一致表示内饰精致,对于一开始的质疑和吐槽,他们都说“是之前说话太大声了”。


零跑赶在车展首日全球首发了B01,不出意外都是主打性价比路线。新车发布吸引了不少观众来凑热闹,不过小通发现,更多留在零跑展台的人,都是带着买车的需求去的。


只能说不愧是靠着性价比站稳新势力销量TOP5的汽车品牌,连观众都变得实在了。


极氪靠着一款现场首发的9X吸引了大批观众,小通也是挤了很久才能进去看到真车,瞬间想起前年问界M9亮相广州车展时,新车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全是来拍照凑热闹的观众。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全尺寸SUV会是接下来的主流竞争高地,不少品牌都拿出了最新的大型SUV新车加入竞争。极氪9X在曝光阶段就被冠以“杭州湾库里南”的称号,真车还是有相当的号召力。


本届上海车展的首发新车规模看起来很大,但具体到车企上,这个数量就会变得很少。小通发现,有无新车首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企展台人流量,今年上海车展,新势力品牌首发新车的数量的确很有限。


但换个角度想,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模特进场,也没有雷军逛展打卡,更没有车主维权,大家的关注点又回到了车身上。


新新势力:没有流量焦虑,新车锦上添花


作为造车新势力当中的新势力,小米汽车走到哪都会被众人围观。


不久前引发行业地震的交通事故似乎并没有对小米汽车造成太多影响,新车订单照旧增长,小米汽车依旧是整个展馆当中人气最旺的,媒体老师轮番打卡SU7 Ultra,场外依旧是熟悉的限流排长队。

还记得去年广州车展,小米汽车展台限流,场外的队伍几乎排到隔壁的东风猛士展区里,场内观众多到来不及接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有的是从附近的小米汽车店调过来临时支援的。


现阶段几乎没有车企,能够做到靠一款上市一年多的车型(系列)吸引如此庞大的人流量。


让小通觉得比较可惜的,一个是YU7确认缺席本届车展(不排除突发亮相可能),另一个是雷军没有赶在车展首日到场,但这些都不影响小米汽车展台的活力。据说前5000名到场打卡的小伙伴都拿到了一顶小米棒球帽,去年广州车展,小米则是给所有排队进场的观众发了一瓶矿泉水。


很难不说智驾事故对小米汽车毫无影响,整个汽车行业踩下智驾宣传的急刹车,如今还能在车展上吸引大量观众,小通认为离不开雷军和小米品牌的影响力。


临近关门,小通再前往小米汽车展台,发现展台变得空旷了,去年广州车展直到关门之前都有人在场外排队。如果YU7和雷军都到场了,很难想象小米汽车展台会是怎样一幅画面。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鸿蒙智行的热度不输小鹏汽车,小通发现在展台中直播的主播还更多。


一方面是问界M8首次参加大型国际车展,虽说已经有展车陆续到店,但面孔还是比较生疏,因此吸引了观众排队体验和博主的直播。根据问界的消息,问界M8上市后大定订单超过44000份,首销之火爆连许多售价低廉的入门紧凑SUV都望尘莫及。


一方面,35.98万元就能买到一辆要啥有啥还有高阶智能的大型SUV,哪怕是当做“小号M9”来卖,都能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让更多消费者不用“咬咬牙”就能够到问界的旗舰车型体验。


另一方面,有问界M9打头阵,问界品牌的高端市场认知已经树立起来,销量稳居50万SUV的首位,对于更便宜,体验和M9还差不多的M8,消费者显然能够给予更多的信心。


即便是带来了全新的配色和轮毂设计,问界M7的热度没有想象中的高,连同刚刚上新的问界M5 Ultra,似乎也有点被冷落的既视感。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小通觉得并非没有理由,焕新之后的问界M5和M7至今没有太多升级的大动作,市场对它们的存在已经很熟悉,新配色、新轮毂难以带来足够的流量和话题。


一同到达现场的还有尊界首款车型S800和享界S9增程版,前者依旧是“可远观不可近看”的状态,后者由于是已经上市发布的车型,热度也没有问界M8高,看的人也相对较少。


更何况,智驾宣传被摁下急停键,展台现场少了几句“遥遥领先”,难免缺了点制造话题的机会。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和小米汽车一样,鸿蒙智行本身也携带着流量,拥有大量粉丝和庞大用户群,极具互联网属性,热度自然会比普通的车企更高。新车对这些品牌而言更多是锦上添花,即便没有新车发布,想必路过的观众都会去看上两眼吧。


这届车展没有雷军,但流量争夺仍然激烈


新势力和新新势力的分化,在这届上海国际车展中仍然很明显。


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吸引流量的方式,造车新势力靠新车,新新势力靠互联网流量。本质上这没有对与错之分,都是造势引流,不过是路线和属性的不同,更何况合资车企的发力,也发布了不少有看点的新车,分走了一部分观众的注意力,流量争夺在新势力和新新势力之间可能会显得更加艰难。


的确,新造车时代,流量显得更加重要,毕竟做了一款好车,也需要有足够的传播能力,才能让更多普通消费者知晓,这也是为什么车企对小米、鸿蒙智行自带的高热度又爱又恨。


相比往年的车展,和新车无关的造势少了很多,至少目前小通还没发现雷军打卡、车主维权这些很博眼球的活动,整个车展依旧人多,却更加和谐。要说什么遗憾,肯定是想看的新车没有尽数到位。


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因为雷军之类的顶流网红没有到场,大家不得不去看车而已。


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将于4月23日至5月2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是汽车行业下半场的分水岭。届时,包括比亚迪、鸿蒙智行、小鹏、小米、深蓝、岚图等头部品牌将悉数登场,除新车型密集亮相外,智能技术的普惠、超充技术的突破、智驾安全的升级、座舱舒适的提升,都将是重要看点。雷科技旗下“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的账号电车通将派出报道团前往上海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