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郊区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启动“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计划以小切口破题,以大纵深发力,以满意度评效,从新形势下我区基层治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分类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形成了一批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通过开设“金钥匙”计划专栏,对我区基层治理工作法进行展示。
辛口镇新惠园社区下辖5个自然小区,涉及还迁小区、别墅区以及老旧小区,常驻居民5100余人,2387户,划分网格7个。新惠园社区用党建引领的“绣花针”串起社区治理的千条线,以“惠‘xin’聚力,共治同行”为主线,通过“党建聚邻”“五心近邻”“恳谈睦邻”“亲民暖邻”四大创新举措,激活社区内生动力,打造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居融合为支撑、各类社会组织为纽带、党员干部群众共建共享的“点线面”立体化治理路径。
“党建聚邻”破局 熟人社区巧织治理网
面对辖区还迁村民归属感弱、村居并行管理难等挑战构成的复杂治理格局。新惠园社区创新构建“片区—网格—楼栋”三级治理架构:开展片区联动,由两委干部与民警担任“双片长”,整合村党组织、物业、派出所、消防等力量成立“治理联盟”,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破解跨部门难题;落实网格赋能,由网格员与小巷管家组成“双格长”,将退休村干部、商户代表纳入网格员队伍,利用“熟人社会”优势化解矛盾;深入居民单元,楼栋长扎根基层末梢,推行“楼栋长亮身份”行动,建立“一户一档”民情台账,实现需求精准对接。依托三级联动织密治理网,在清理楼道堆物攻坚中,通过“村书记上门劝解+网格员政策宣传+楼栋长示范带头”组合拳,3天内完成12个楼门整治,不仅成功清理堆物67处,更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消防隐患排查、调解邻里矛盾等领域。
“五心行动”暖心 精准服务提升幸福感
社区以“红心、安心、暖心、清心、匠心”五大行动构建服务体系:“红心网格”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治理,“行动哨岗”实现民生问题快速响应;“清心花海”项目将私家菜地变为公共花园,举办的花艺比赛吸引200余户家庭参与;“匠心工坊”孵化传统手工艺产业链,居民制作的布老虎、钩织品已创收3.2万元,带动30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社区通过能人库建设,挖掘社区内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等36名“社区达人”,开设布艺、花艺等公益课堂,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尝试建立“居民手作—公益组织包装—社区直播间销售”产业链,增加社区就业岗位,提高社区“共富”水平。以党建引领织密网格组织体系,拉进邻里距离,实现资源盘活激发内生力,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主理人” ,形成良性循环。
多元协商聚智 党群阵地变身活力磁场
进一步优化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职能,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小办公 大服务”改造,撤除80%行政柜台,增设议事角、共享工具墙等互动空间,将6个“政务化窗口”精简为2个“一站式”面对面交流区。日常由1名“两委”班子成员和1名网格员轮岗负责接访工作,涉及具体问题再找相关负责人共同解决。日均接待居民超百人次,办事效率提升40%。为破解治理中的“硬骨头”,社区搭建起多元协商议事的“茶杯议客”平台。在议事区域里,乡贤长者、法律顾问、物业代表围桌而坐,在“有事喝茶商量”的轻松氛围中,已推动解决垃圾分类、充电桩安装等12项民生问题。而对于邻里纠纷等个性化矛盾,“惠新有解”调解室则通过“当事人+网格员+律师”三方会谈,实现20余起纠纷就地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
从“村居并行”的治理困局到“邻里共融”的幸福图景,新惠园社区以党建为针、以民心为线,一针一线绣出基层治理的“同心圆”。在这里,“陌邻”变“睦邻”,“痛点”成“亮点”,党群服务中心的灯火照亮了居民的笑脸,协商议事厅的茶香浸润着社区的和谐。新惠园的实践生动证明:党建引领不仅是治理的“指南针”,更是凝聚人心的“强磁场”。未来,这座“惠‘xin’聚力”的社区,将继续以创新破题、用温度作答,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征途上,书写更多属于平凡百姓的温暖篇章。